7月23日,一艘装载5000吨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(ISCC EU)绿色甲醇的货轮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石化码头启航,驶往新加坡。这不仅是中国首单规模化绿色甲醇外贸出口业务,更标志着中国在绿色航运燃料供应链上的重大突破,为全球航运业脱碳转型提供了"中国方案"。
一、绿色甲醇启航:从内蒙古到新加坡的低碳供应链贯通
本次发运的绿色甲醇由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在内蒙古生产,采用自主研发技术,将废旧轮胎和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燃料,碳强度相比传统船用燃料降低超过75%。这批甲醇经由天津港孚宝渤化码头完成储存与装船作业,最终将运抵新加坡,用于国际船舶的绿色燃料加注试验。
这条横跨3000公里的绿色供应链,实现了"内蒙古生产—天津出海—新加坡加注"的全流程贯通,标志着中国在绿色甲醇"制—储—运—用"产业链上的关键突破。
二、天津港:国际绿色航运燃料枢纽的崛起
天津港作为北方第一大港,凭借其专业化液体化工码头、铁路专用线及甲醇储运能力,成为此次绿色甲醇出口的关键枢纽。此次成功发运,不仅验证了天津港在绿色能源物流体系中的核心作用,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绿色燃料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。
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片区近年来持续优化绿色化工产业链布局,推动孚宝渤化等企业形成覆盖存储、码头作业、物流配送的一体化服务能力,为氢能、生物燃料、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的国际贸易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三、绿色甲醇:航运业脱碳的关键燃料
在全球航运业加速脱碳的背景下,绿色甲醇因其低碳排放、易储存、与现有船舶兼容等优势,成为替代传统重油的首选燃料之一。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已组建全球首个甲醇动力船队,预计未来几年绿色甲醇需求将大幅增长。
此次中国规模化出口绿色甲醇,不仅为国际航运市场提供了低碳解决方案,也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绿色燃料供应链中的话语权。未来,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绿色甲醇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。
四、未来展望:中国绿色航运燃料产业加速发展
香港中华煤气公司计划在2025年底前将内蒙古绿色甲醇年产能从10万吨提升至15万吨,并与佛燃能源合作,未来在中国境内建立多个生产基地,目标年产能达100万吨1。与此同时,天津港正积极筹建绿色甲醇现货交易市场,推动产业要素集聚,打造国际航运低碳燃料加注和贸易中心。
此次5000吨绿色甲醇的成功发运,不仅是中国绿色能源产业的重要里程碑,也为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可行路径。未来,随着更多企业加入绿色燃料供应链,中国将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。
来源:看氢能源